
根腐病症狀:發病初期呈水漬狀,後呈淺褐至深褐色腐爛,病部不縊縮,其維管束變褐色,但不向上擴展。
防治方法:(1)起壟栽培,提溫降濕,劃鋤促根煉苗;⑵定植時按技術意見用藥;⑶蔫萎株(病株)及周圍的地膜扯後約30厘米,扒露出主根係,適當劃出,加強通透氣、光照、消毒。已完全塌秧的,整株連根土挖走,灑上(1-2斤)生石灰消毒,並隔離病穴,澆水時此處要隔離;⑷藥劑:①灌根:根莖寶(600倍)或多寧(600倍)+甲托(1000倍)+963或天達2116 ;②葉麵噴施:淨果精+誘抗素 +佳助(4袋每噴霧器)。注:盡可能不噴到瓜麵上。

蔓枯病症狀:俗稱“爛脖病”,初期為短條狀褐色凹斑,擴大後圍繞全莖,病部開裂流紅膠,引起病部以上的瓜蔓枯萎。
防治方法:⑴整地要平整,澆水順暢不能積水;⑵澆水或大雨後,及時排水放風,降低棚內濕度,內拱膜每天要揭蓋增加光照;⑶伸蔓期和授粉前葉麵噴施世高(1500倍)或阿米妙收(30-50毫升/畝)防病。病株嚴重的用世高一代兌水10斤塗抹患處。

病毒病症狀:初期根部葉片出現黃綠花斑,頂部新葉黃花成雞爪狀病,皺縮畸形不長。莖節變短,果實發育不良,表皮出現凹凸黃斑,停止生長。
防治方法:(1)定植時每穴施1匙脫脂奶粉。(2)加強管理,減少氮肥使用量,增施磷鉀肥培育健壯植株,增強抗病能力;(3)在後期及時清除棚內雜草,杜絕蚜蟲、白粉虱的發生;(4)瓜成熟時,棚內濕度小,注意棚上遮蔭降溫;(5)發現病株立即根除。切勿病株與其他正常株同時管理,造成交叉感染,處理病株後要用肥皂洗手。(6)病毒病藥劑防治:病毒唑(植病靈、病毒A)+青黴素+硫酸鋅+磷酸二氫鉀(純牛奶或豆漿)。

白粉病症狀:發病初期葉麵或葉背產生白色近圓形星狀小粉點,以葉麵居多,嚴重時葉麵布滿白色粉末狀黴,後期葉片發黃幹枯失去功能。該病蔓延快,要及時防治。主要是高濕、溫差大造成。防治方法: ⑴ 25%乙嘧酚懸浮劑1500倍噴霧;⑵阿米西達、翠貝3000倍噴霧;⑶ 粉必清600倍噴霧效果佳(甜瓜禁用)。

果腐病症狀:病葉出現水漬狀褐色小斑,葉脈有不規則褐色病變。病果表麵出現暗綠色水漬狀斑點,後擴大變褐或龜裂,致果實腐爛。
防治方法:⑴生長期用0.1%S-誘抗素水劑(2000倍)+3%中生菌素(800倍)葉麵噴霧,隔7天連噴2~3次;⑵77%可殺得可濕性微粒粉劑400倍液,每畝用60~75升,連續3~4次。⑶47%加瑞農600~800倍液。(4)加強管理,適時放風降濕。